欧宝平台(中国)官方网站

欧宝平台互联网是怎么诞生的?

2023-05-07 16:56 栏目: 公司新闻 查看( )

  欧宝平台这颗卫星的升空,轰动了整个世界,也让当时的美国政府震惊不已。他们认为,在日趋激烈的冷战对抗中,自己已经全面落后于苏联。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美国国防部很快于1958年2月组建了一个神秘的科研部门——APR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高级研究计划局)。

  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如何将那些具有潜在军事价值、风险大、投资大的“黑科技”,应用于军事领域。

  为了保证自己能在苏联的第一轮核打击下具备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美国国防部决定研究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无数的节点组成,当若干节点被摧毁后,其它节点仍能相互通信。

  早在1960 年,利克莱德在自己的论文《人与电脑》中提出了一个激进的构想,即人类的思维将与计算机深度结合,实现“人机共生”。在他的任期内,美国70%的计算机科学研究都是由ARPA资助的。

  1964年,利克莱德没来得及实现自己的构想,就离开了ARPA,接替他的是伊凡·苏泽兰(Ivan Sutherland)。两年后,来自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罗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成为IPTO的第三任主管。

  罗伯特·泰勒仔细观察了IPTO内的一个小型通信网络(由三个电传打字机和三台计算机组成)后,认为不兼容的计算机通信没有任何意义,应该建立一个兼容的协议,允许所有终端之间互相通信。

  当时ARPA的负责人查尔斯·赫茨菲尔德(Charles Herzfeld)非常支持罗伯特·泰勒的计划。为了完成计划,罗伯特·泰勒到处搜罗科技精英,加入自己的新通信网络项目。

  他找来的人确实都很牛逼,其中包括:麻省理工学院(MIT)林肯实验室的计算机天才拉里·罗伯茨(Larry Roberts,全名是Lawrence G. Roberts)、提出“分布式通信理论”的兰德公司科学家保罗.巴兰(P.Baran)、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分组交换理论专家伦纳德.克兰罗克(L.Kleinrock)等。

  1966年,新型通信网络项目完成内部立项,ARPA将其命名为“ARPANET(阿帕网)”。

  1968年夏天,美国国防部正式启动了“ARPANET”项目的招标。1969年1月,来自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的BBN(Bolt Beranek and Newman Inc.)公司赢得了这个价值100万美元的合同。

  项目的第一阶段,拉里·罗伯茨计划在美国西南部建立一个四节点的网络。节点分别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大型计算机。

  四个节点之间,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IMP设备和通信线路(由AT&T公司提供,速率为50kbps)进行连接。

  IMP的作用是连接、调度和管理。有了它,大型主机就不必“亲自”参与联网,从根本上解决了计算机系统不兼容的问题。后来,人们普遍将IMP视为路由器的雏形。

  1969年8月30日,来自BBN公司的第一台IMP运抵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伦纳德.克兰罗克教授带着4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生进行安装和调试。

  10月29日晚,伦纳德.克兰罗克教授安排他的助理、UCLA大学本科生查理·克莱恩(Charley Kline)坐在IMP终端前,与SRI终端操作员进行对接。当时,查理·克莱恩戴着头戴式耳机和麦克风,以便通过长途电话随时与对方联系。

  据查理·克莱恩回忆,教授让他首先传输的是5个字母——“LOGIN”(登录),以确认分组交换技术的传输效果。根据事前约定,他只需要键入“LOG”三字母传送出去,斯坦福那边的机器就会自动产生“IN”,合成为“LOGIN”登录。

  22点30分,他带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在键盘上敲入第一个字母“L”,然后对着麦克风喊:“你收到‘L’吗?”

  然而,就在查理·克莱恩输入第三个字母“G”时,IMP仪表显示传输系统崩溃,通讯中断。世界上第一次互联网络的通讯试验,仅仅传送了两个字母——“LO”!

  为了纪念这一重大时刻,查理·克莱恩把详细过程记录在他的“IMPLOG”(工作日志)上,并签上了自己姓名的缩写(CSK)。

  克兰罗克教授事后表示,“LO”可以代表“喂”(Hello),是我们向SRI致意和问候。也有人说,“LO”应该是“Lo and behold”(美国习惯用语,意为:哟,你瞧!),用汉语直译是“嗨,瞧一瞧,看一看!”。

  数小时后,工作人员修复了系统,查理·克莱恩不仅传出了“LOGIN”,而且传送了其它资料和数据。

  不久后,1969年11月,第三台IMP抵达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12月,最后一台IMP在第四节点犹他大学安装成功。

  1968年ARPANET项目刚启动的时候,拉里·罗伯茨就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编写主机与主机之间的通信软件。这个小组由一些研究生组成,名为NWG(Network Working Group)。组长也是一名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生,名叫史蒂夫·克罗克(Steve Crocker)。

  1970年,NWG终于完成了最初的ARPANET通信协议,称为网络控制协议(NCP)。

  网络节点的不断增加,给NCP协议带来很大的压力。这种协议对节点及用户机数量存在限制,因此无法满足需求。

  1972年,来自BBN公司的罗伯特.卡恩(Robert E. Kahn)加入了ARPA。这一年,罗伯特.卡恩在国际计算机通信大会(ICCC)上成功地演示了ARPANET网络。这也是ARPANET的首次公开亮相欧宝平台。

  1973年,针对NCP协议的问题,罗伯特.卡恩提出了“开放的网络架构”思想。同年,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温顿.瑟夫(Vinton G. Cerf)加入ARPA,并负责领导基于NWG改建的INWG工作组。

  1977年,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也就是APRA改了个名)与BBN公司、斯坦福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签订合同,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开发TCP协议的验证版本:TCP v1和TCP v2。

  1978年,温顿·瑟夫、罗伯特.卡恩、丹尼·科恩(Danny Cohen)和约翰·普斯特尔(Jon Postel)将TCP的功能分为两个协议:用来检测网络传输中差错的传输控制协议TCP,以及专门负责对不同网络进行互联的互联网协议IP。

  1973年,ARPANET通过卫星通信实现了与夏威夷、英国伦敦大学和挪威皇家雷达机构的联网,变成了一张国际互联网络。

  1975 年,ARPANET正式由美国国防部通信处(DCA)接管。DCA规定,只有军事人员、ARPANET的赞助人、政府机构人员才能使用ARPANET。但是,当时没什么人搭理这个规定。

  1976年,ARPANET已经发展到60多个节点,连接了100多台主机,跨越整个美国大陆。

  很多组织机构见识到了计算机联网的重要性,纷纷开展研究。全球涌现了大量的新网络,例如计算机科学研究网络CSNET、加拿大网络CDnet、因时网BITNET等。

  1980年左右,DARPA开始研究如何将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提出了The Interneting Project(互连网技术)项目。这个项目的研究成果被简称为Internet,也就是因特网。

  同年,美国国防部将ARPANET分为军用和民用两部分。军用部分叫做MILNET,后来并入了1982年建立的国防数据网(DDN)。民用部分则继续叫做ARPANET。

  1985年,TCP/IP成为UNIX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之后,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逐渐支持TCP/IP。这个协议成为主流。

  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建立了NSFnet,作为超级计算机研究中心之间的连接。

  最初,NSF曾试图使用ARPANET作为NSFnet的通信干线,但由于ARPANET的军方背景,以及受控于政府,这个决策没有成功。

  NSFnet发展非常迅速欧宝平台,很快将全美各地的大学、政府和私人科研机构连接起来。NSFnet的速度也很快,比ARPANET网络快25倍以上。

  80年代末,连接到NSFnet的计算机数量远远超过了ARPANET用户的数量。1990年6月1日,ARPANET被正式“拆除”。

  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先进网络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Science 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能以45Mbps的速率传送数据。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与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联通。

  1991年,NSF的官员决定允许NSFnet网络上的商业活动,网络连接数量开始指数级增长。

  1991年8月6日,在瑞士日内瓦的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的英国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正式提出了World Wide Web,也就是如今我们非常熟悉的维网。

  他还提出了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和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设计了第一个网页浏览器,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web网站。

  1992年,几个因特网组织合并,成立因特网协会ISOC。此时的因特网,已经拥有超过100万台主机,并持续指数级疯狂增长。

  如今,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达到45.4亿,普及率超过59%。与其说它是一场技术革命,它更像是一场社会革命。它颠覆了整个社会的运作模式,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跨越式发展。

  电子技术是欧洲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最早由美国人摩尔斯发明电报开始,我们现在经常在电影中看到的“摩尔斯电码”就是基于他发明的。

  1875年美国人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电话,并创办了贝尔电话公司,也就是AT&T公司的前身,AT&T公司中文译名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

  后来独立出了一家公司叫做贝尔实验室,贝尔实验室是晶体管、发光二极管、数字交换机、通信卫星、电子数字计算机、蜂窝移动通信设备、通信网等许多重大发明的诞生地。贝尔实验室现在还在,而且在中国的北京和上海都设有研发机构。

  所以,早在二十世纪初,人类已经可以通过电话和电报连接在一起,那么就可以解析,为什么十几年前,我们要上网要使用ADSL,也就是“宽带猫”拨号上网了,因为,电话线可以传输声音,那么它也就可以传输数据,那个时代的互联网发帖需要注明“多图杀猫”这样一个流行词,也就是带宽太小了,图片加载会很慢。

  后来,1947年,美国新泽西州的贝尔实验室里,3位科学家——巴丁博士、布莱顿博士和肖克利博士发明了科技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晶体管。这3位科学家因此共同荣获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肖克利博士这个人要重点介绍下。当时,肖克利不满足于眼下的发明,他更想将这项发明商品化,推向市场。肖克利讨厌贝尔实验室拿他的发明来赚钱,而且生产的晶体管性能极不稳定,有损发明人的声誉。加上肖克利有着天生的组织能力和咄咄逼人的进取心,又极想成为百万富翁。

  于是,在1955年回到他的老家加州圣克拉拉谷,也就是现在的硅谷,这块地无论是气候还是环境,看上去都是最理想的开办晶体管工厂之地,(说到这里,有点像现在的深圳,气候适宜,靠近大海,年轻人多,所以,气候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然后他在加州创立了“肖克利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聘用了很多年轻优秀的人才。

  对于人才的挑选,肖克利的眼光独到。发布了招聘信息之后,寄来的应聘信都是那时美国电子研究领域的精华人物所写。他最后聘用了八位优秀人才。这是从未有过的伟大天才的集合,所有的人都在30岁以下,正处于他们才能喷涌的顶峰时期,极具战斗力。

  戈登·摩尔来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试验室;这个人以后就是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提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

  此外还有朱利叶斯、布兰克、杰伊·拉斯特和谢尔顿·罗伯茨,都是不凡之辈。下面我们将讲到他们。

  很快肖克利个人的管理方法因其公司内部不合,八名主要员工叛逆,在计算机领域称为“八叛逆事件”,于1957年集体跳槽成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后来开发了第一块集成电路。而肖克莱实验室则每况愈下,两次被转卖后于1968年永久关闭。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仙童盈利能力急剧上涨。而早期大量注资仙童半导体的投资公司开始行驶协议的权利,全资收走了八位创始人的股权,并抽调大量利润,同时利用仙童半导体的利润投资了大量不赚钱的业务。

  而八叛逆”之首诺伊斯等八位创始人认为应该把钱更多地投入到电子半导体领域,因此仙童半导体与母公司形成了矛盾。因为在公司蒸蒸日上之时,仙童半导体和一些核心骨干开始“思考人生”——是继续在仙童做一名普通员工还是自己做公司的老板的问题。

  1968年8月,诺伊斯与摩尔一起辞职。他们已经是“八叛逆”中最后离去的。而他们新创办的公司,就是英特尔(Intel)。

  除了诺伊斯,仙童半导体公司销售部主任桑德斯带着7位仙童员工创立了AMD。

  许多电脑史学家都认为,要想了解美国硅谷的发展史,就必须了解早期的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这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最富创新精神和最令人振奋的半导体生产企业,为硅谷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还为硅谷孕育了成千上万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电子、电脑业界的“西点军校”,是名副其实的“人才摇篮”。(在这点上,有点像我早年供职过的金山,被称为中国软件行业的黄埔军校,诞生出了雷军、傅盛这些人)

  苹果的乔布斯曾比喻说:“仙童半导体公司就象个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随风四处飘扬了。”

  随着,仙童的人才流失,硅谷聚集了太多的人才,各种高科技公司就在那个时候诞生了。(说到这里,也可以解释问什么现在互联网有BAT三巨头的格局,而围绕三巨头又有那么多的互联网企业,一个行业的发展过程需要先长出一些大树,然后才会变成一片森林)

  在二十世纪初,软件研发只是硬件工程师的其中一个工作职能,有点像以前的产品经理工作内容最早期只是项目经理,或者市场经理的工作内容之一。

  但是,在二十世纪中页,开发于1949年到1962年间的美国SAGE防空系统,是第一个极大的计算机项目,总开支最终达到了80亿美元。在1959年,兰德公司(Rand)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公司——系统开发公司(SDC),以进一步开发这个据估计需要100万行代码的软件。兰德公司是美国最重要的以军事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而SAGE软件开发计划成了软件工程开发中最“崇高”的事业之一。当时美国程序员的数目为大约1200名,有700人为SAGE项目工作。

  另外,在1954年,当美国航空公司要求IBM开发SABRE飞机预订系统时,第一个工业资助的软件项目启动了,这是个雇用了大约200名软件工程师、耗资3000万美元的项目。它于1964年完成。

  SAGE和SABRE系统都成了“程序员的大学”。此后许多程序员散布全国,用在这些大项目上学到的知识创立了他们自己的公司。

  IBM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电子计算机发展前的几十年,公司创立时的主要业务是生产打字机,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出现,IBM积极投入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的生产。在1964年,IBM推出了划时代的System/360大型计算机,从而宣告了大型机时代的来临。自此,世界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研制和开发都以IBM360系列系统为基准,成为世界范围的一种重要趋势。这样,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操作系统就有了第一个标准。1975年,IBM生产的计算机数量是世界其他所有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总和的4倍。

  由于IBM太过于庞大,美国司法部认为IBM企图垄断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系统的市场,而提出诉讼。

  这个时候,苹果出现了。1976年,乔布斯成功说服沃兹成立苹果电脑公司,并在1977年,推出Apple II。Apple II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同时,在1975年,比尔·盖茨从美国哈佛大学辍学,创办了微软。开始贩卖编程语言BASIC。

  首先是,IBM在70年代中后期,从上到下几乎都认为个人电脑是个低档玩意儿,不值得投入精力参与。随着苹果II型电脑出现在市场上并且销量每月超过千台,IBM再也坐不住了,决定要进入个人电脑市场。但是,IBM发现自己没有好用的个人操作系统,于是秘密的找到了比尔·盖茨,希望他可以为IBM新的个人电脑提供操作系统。而且,要求盖茨签署一项法律文件,承诺对会谈中谈到的、见到的秘密要守口如瓶,盖茨毫不犹豫地签了。IBM代表现场提供了一份个人电脑设计样图!这就是IBM搞出来的山寨苹果电脑的IBM PC原型机。就这样微软获得了这样一份至关重要的订单,为IBM PC设计操作系统。

  1981年,IBM推出自己的个人电脑,另外,IBM公司于1983年采用了INTEL公司生产的CPU,形成了现在的个人电脑行业标准。

  后来就发生了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之间的市场抗衡时期。又因为乔布斯个人鲜明的性格问题,1985年乔布斯被开除出了自己的公司。从此,个人电脑的标准和发展就被确定了下来。

  好了,既然,电子行业发展成熟了,电话电报业务有了,个人电脑大面积使用,操作系统连同软件也有了。那么还差什么才会出现互联网呢?

  要使这些所有的事物联系起来,我们就需要一份协议。一份让他们都能读得懂的协议。下面讲述的就是互联网诞生的过程。

  Internet就是互联网的最早起源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的阿帕网,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阿帕网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比如遭受核打击),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阿帕网是美国国防部为抵御前苏联的核打击而建造的通讯网络。可想而知互联网的早期目的就是为了在核打击之后,大家还可以上网,取得联系的一种手段。

  阿帕网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做互联网的人每时每刻都在使用这个协议。多多少少都应该知道它是什么。

  这样经过这些所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之后,我们就有了最基本的互联网行业的出现的因素。当然了,后面出现的浏览器标准之战,网速的巨大提升,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我们以后节目再讲。

  探索完互联网的起源,大家有没发现,有很多技术的积累,商业格局的妥协,历史的沉淀,好像我们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完全接触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来对比下其他行业和学科就知道了。比如,物理学的分子理论和原子理论,可以构建起化学这门学科,但是,如果研究化学反应要深入的原子核中去做工作,那么工作量就太大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做一个网站,就要从研究怎么设计一个电话开始,那么研究得太深入了,适得其反。

  想知道更多互联网行业的知识,欢迎关注我们的知乎专栏:互联网人笔记 - 知乎专栏

  2019 年是互联网诞生的第五十个年头,这要从 1969 年阿帕网出现算起。作为互联网简史的第一篇,我们就来聊聊「阿帕网」。

  你可能会奇怪,我们不是历史学家,为什么要了解一个五十年前的老家伙呢?这是因为,我希望通过阐述阿帕网的诞生过程,帮你了解互联网产生的根本原因,同时希望你能透过这段历史意识到,互联网作为一种新技术,不仅仅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给资本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它更与国家安全、政治博弈、社会变迁息息相关。

  特别是,阿帕网的军事背景,更让我们能清醒的看懂当下国内外与通信技术有关的争议、争论、争端和争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早期的互联网,就叫做阿帕网,这个名字一直叫了 20 年,后来才有互联网的叫法。总的来说,阿帕网之所以出现,和上个世纪一场旷日持久的国际争霸行动:冷战息息相关。再具体一点儿说,冷战给美国人带来的技术心理危机和国家安全需要,直接催生了阿帕网。

  冷战时期美苏竞赛的第一阶段是围绕核武器的研制展开的。一直到 1957 年,苏联发射卫星这件事把军备竞赛的主题引导到了太空领域。

  1957 年 10 月 4 号,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叫「斯普特尼克 1 号」。斯普特尼克 1 号,重量大概是 80 公斤。这颗卫星上天以后,全美上下举国震惊。美国一向认为自己的科技力量傲视全球。这次,却让苏联抢了先,心里怎么能咽下这口气呢。

  好像就是为了故意挑逗美国。苏联人过了一个月,又发射了第二颗卫星「斯普特尼克 2 号」。斯普特尼克 2 号重量达到了足足 500 公斤,甚至还携带了一条小狗上天。赫鲁晓夫通过媒体大肆宣传「世界的力量对比已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下整个美国都炸了窝了。要知道,在整个 50 年代,美国人也暗地里卯足劲儿在研究卫星发射的课题,但还没有一次成功过。

  苏联卫星发射不只给美国人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更直接的威胁到了美国的国家安全,而且和信息技术密切相关。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

  卫星发射和弹道导弹发射在技术上是相通的,负责运送卫星进入轨道的运载火箭一旦搭载核弹头,就成为了弹道导弹。苏联发射的这颗卫星,使得对美国的军事威胁,已经由传统的海陆空领域扩展到了外太空。

  要知道二战之后,军事领域最大的威胁是核武器。美国花了很大的本钱,与盟友一起构建了预防苏联核打击的北美防御系统。但当时对核打击方式的想象,是「战略轰炸机+核弹头」。

  因此北美防御系统主要就是「雷达+防空导弹」的配置,当然再加上当时已经出现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一起构建了一个庞大、灵活的空中防御体系。这一预警系统通过将各雷达站搜集的信号传递到一个中央控制系统,再通过计算判断是否有敌机入侵,然后将防御武器对准来犯敌机。

  可能你已经发现了,美国防御的核心就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中央控制预警系统。

  可是这时候苏联卫星发射上天了,这就使得潜在的战略攻击的方式从「轰炸机+核弹头」变成了「弹道导弹+核弹头」。这种更加灵活,并且更难预警的攻击方式,让整个防御体系脆弱不堪。更要命的是,预警系统所采用的中央控制式网络系统具有明显的脆弱性,网络中心将成为敌方的重点打击目标。这使得通信联络的网络化程度越高,受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大。针对要害场所、指挥部的斩首式攻击,将使整个命令指挥系统、战略支援体系瞬间崩溃。

  当时美国朝野上下,忧心忡忡。1958 年 2 月,总统艾森豪威尔召集了一个紧急会议,立马拍板成立了美国国防部下属的高级计划研究署(ARPA),简称 「阿帕」。我想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互联网的前身要叫阿帕网了。顺便一提,美国漫威作品中的「神盾局」,也是参考阿帕创作出来的。

  在「阿帕」成立的短短七天之内,美国政府就给新成立的「阿帕」拨了 520 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同时,还给它高达 2 亿美元的研究预算。「阿帕」当时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找到在弹道导弹+核弹头这种新的毁灭性的战略打击情景之下如何确保美军战略指挥系统能够有效运转,也就是说提高军事指挥体系的抗打击能力。为表重视,第一任阿帕领导,也就是高级研究计划署的署长,直接由美国副总统兼任。

  按照设想,「阿帕」机构的宗旨,就是担负起保持美国在技术上领先地位的职责,防止潜在对手不可预见的技术进步,这一宗旨迄今没有改变。

  因特网是政府、学校和工业界合作的最成功的案例之一。它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有两点非常重要:

  因特网的种子是在 1957 年播下的,当时政治美苏冷战的顶峰,苏联发射 Sputnik 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震惊了世界。作为响应,美国政府创建了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其任务就是重建美国在科学与技术上的领导地位。

  1972 年,Robert Kahn 概括了网络互联的一般性原则:一组互相连接的网络,通过叫做 “路由器” 的黑盒子按照“以尽力传送作为基础” 在互相独立处理的网络间实现通信。

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

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

解答本文疑问/技术咨询/运营咨询/技术建议/互联网交流

郑重申明:某某网络以外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该案例作为工作成功展示!